Supported By

Supported by

Supported By Chinese

由贊助基金支持
Select Page

潘屋大宅

潘屋位於新界元朗,是一間典型梅縣客家兩堂兩橫民居建築(堂橫屋),於1934年由潘君勉所興建,以紀念他的父親潘蔭華。這座客家建築強調傳統民居的圍合、中軸性以及對稱的佈局。同時,潘屋對風水設計非常重視,包括位於建築後方的半月型風水林、前方的半月池及整體有利於通風、採光以及排水的設計佈局。

這座長方形的單層建築佔地面積大約(超過600平方米或6500平方英尺),平面佈局為坐東朝西,中軸對稱。主結構共分為三部分:位於正中前後有兩個廳堂,各附有一個天井;左右兩側各有一列橫屋,供居住、煮食及儲藏用。大門位於建築正中朝西,門前設有門廊。宏偉的神龕位於主廳,坐東朝西,面對門廳及大門門廊,主廳常用於祭祀及家庭聚會。潘屋內外多處均以精緻的雕刻及彩繪工藝裝飾,內容包括:瑞獸、花鳥、水果植物及近代城市景觀。建築的主體由青磚砌成,再配以白色灰泥抹面。於山牆上,更有長竹節形浮雕及鏤空石雕花窗等裝飾。硬山式屋頂及其正脊與垂脊均由四層瓦片所組成,包括:第一層(面層)的客家青瓦、第二層的青板瓦(全順卯接排列)、第三層的紅板瓦及第四層(底層)的青板瓦(全部平接排列)。

潘屋擁有顯著的科學價值,它的造型、物料及結構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對傳統客家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這種建築在香港市區非常罕見,同時,即使潘屋曾被修復,大部分原先的建築物料仍能完整保留,突顯其獨特及重要性。另外,由工匠精心巧妙雕琢的裝飾在潘屋普遍獲得完好保存,以良好的狀態展現出傳統客家建築中多樣的裝飾技法。雖然部分特色裝飾已經日久失修,但一直並沒有作出過大量改動,其中大部分完全未有重新油漆,只有小部分作過有限度的重新上色。

建築物料及裝飾

一般灰泥批盪

一般灰泥批盪

大部分磚砌主牆體結構的內外均被上白色平滑的灰泥批盪,這種裝飾屬「一般灰泥批盪」。總共分為兩層:較厚及粗糙的底層(2至3釐米厚石灰混合細砂及半處理纖維),即第一層(L1);及較薄、較平滑表面 的外層,以石灰混和較幼細纖維而成(第二層或L2)。

染色灰泥批盪(只限門廊)

染色灰泥批盪(只限門廊)

建築正面的門廊外牆上配有灰塑浮雕。其中一部分壁板採用染紅的灰泥並以墨線勾勒圖案裝飾。裝飾過程估計涉及三個步驟,包括先於墻身批上一層較為粗糙的灰泥,再於面層抹上一層較細膩的染色灰泥,最後於完成的灰泥批盪表面畫上線條和圖案,最終完成整塊裝飾板面。

牆面彩繪(水墨彩繪)

牆面彩繪(水墨彩繪)

建築物內部所有天井(主天井及橫屋天井1-4)及大廳(主廳及偏廳1-4)周邊的牆裙和部分拱形灰泥批盪門框均綴有簡單的建築裝飾,包括模仿石材表面紋理飾面(採用斑點「噴灑」法模仿石材表面紋理的效果)、牆裙仿石素繪及簡潔的刷地壁畫等。

主廳及主天井的裝飾略為講究,有刷地壁畫,而橫屋天井及偏廳則以牆裙素繪仿石為主。這部分的灰泥批盪主要由兩層組成。 底層(L1)的灰泥與前廳的(一般未經修飾的底層灰泥)相似。可是,外層(L2)灰泥則只摻入幼砂卻沒有纖維。

此外,表層飾面是灰色而非白色的,顯示可能有顏料或英泥摻入了灰泥混合物中。手持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儀可用作分析灰色物料的化學成分。X射線螢光光譜儀分析出的成分有鈣、硫、鐵和潛在的鍶和鋇 。這些元素常見於砂石、石灰灰泥及英泥中。另外,根據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儀的檢測結果,英泥、一般砂石、石灰灰泥及石膏的相應成分(例如:碳酸鈣和硫酸鈣)的相位,均顯示「吸收譜峰」。而黑色顏料則可能來自碳基材料,例如:煙灰或植物灰。

上色灰泥(彩繪)

上色灰泥(彩繪)

位於建築物中心的灶廊周遭皆有紅、黃、綠、藍和黑色的線條彩繪裝飾。塗料估計是由顏料與水或再加上膠水混和而成。然而,顏料看起來非常幼細,表明它是一種現代製造的合成材料。不過上述塗料的化學解析尚未完成,仍需繼續。

於潘屋正面屋簷下的墀頭和天井的封檐板 亦能找到類似的線條彩繪裝飾。由於苔癬類及黴菌生長、紫外線導致褪色及雨水的損害,這些飾面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

灰塑彩繪

灰塑彩繪

灰塑彩繪的成分與灶廊及墀頭上的灰泥彩繪相似,但塗料則塗在動物及花卉圖案的灰塑浮雕上。 這種裝飾只能於入口門廊找到。

彩漆木雕飾

彩漆木雕飾

木雕飾主要集中於主廳的木樑挑頭。大門門廊、槅扇及落地罩亦有較大的彩繪木雕。不幸的是,於2017年,兩件木獅子雕刻被匪類從潘屋的正門門廊上切除並偷走。

木雕彩繪的技法包括點染和退暈。主要顏色有:紅、綠、藍、黑色和黃色或金色。這種木雕裝飾畫通常使用油性顏料作畫。

木材漆面、彩繪及鑲飾板彩繪

木材漆面、彩繪及鑲飾板彩繪

一部分槅扇展示了以花卉和水果為主題的彩繪,而非以純木雕或彩漆木雕作裝飾。現時已於一些鑲飾板彩繪進行顏料採樣分析(結果待定),並計劃於研究項目的後期階段再作進一步調查。

於主廳神龕的鑲飾板彩繪及偏廳木製房間的分隔結構(槅扇的框架)上的鑲飾彩繪估計都是油畫。彩繪表面的龜裂現象是典型老化油畫飾面的特徵。同樣已計劃將於研究項目的後期進行詳細分析。

木面彩繪、虎皮花

木面彩繪、虎皮花

位於主廳和橫屋側廳的大部分主要木樑,以及與橫屋天井相鄰的房間的柵格門框,均採用了仿木材的繪畫技術裝飾,名為「虎皮花」。木紋的顏色有類似自然界中木材的棕色與黃色,但亦包括鮮豔的藍色、灰色及白色木紋。

虎皮花(或仿木)是一種常見的裝飾技術。常用於在廉價的軟木或非木材表面,以模仿有價值的硬木木紋以圖增加美感。在19世紀的歐洲,仿木非常普遍。這種技術通常要掃上數層,包括較淺色的基層和較深色的表層,在表層變得乾燥之前,工匠會使用刷子和海綿擦拭表層而造出木紋紋理的效果。

潘屋的虎皮花似乎僅作裝飾之用。其實作裝飾用的紋理結構與木材原身的紋理並沒有太大差別,然而,藍色或灰色的木紋並不常見。採用這種技術去繪畫木材表面實在有點不尋常和不可思議;為什麼要用這些顏色去裝飾木材,如果不是為了模仿更有價值的木材或材料,那為甚麽要選用這些顏色呢?又為甚麽要採用仿木紋這種裝飾呢?因此,本研究項目將進一步對中國南方及客家工匠的虎紋花技術作出研究。

破損類別

灰泥剝落及脫層

灰泥剝落及脫層

牆面部分位置的灰泥出現大範圍剝落 (覆蓋結構磚及混凝土的部分)。灰泥的脫層可發生於層與層之間 或者灰泥與牆面之間。雖說灰泥的剝落不會直接影響建築的穩固度,但當磚失去表面的保護層,它們便會直接暴露於陽光,風和雨水 ,不斷對磚造成削蝕。

觀察灰泥剝落的方式有助我們得知一些可能存在的結構問題, 例如屋頂的影響或地基的移動。當然,灰泥的剝落也可以純粹因為它在牆上的黏附力不足。但是,由於潘屋內剝落的灰泥碎礫仍在牆腳位置,它們似乎是在較近期剝落的。若是因為做工不好而導致黏附力不足,灰泥應在更早期便已脫落。因此,我們估計現時在潘屋所看到的灰泥剝落是由地基移動或木屋頂的破損引起。

灰泥裂縫

灰泥裂縫

石灰泥、混凝土和粘土磚都是容易出現裂縫的脆性物料。潘屋內多處都有灰泥裂縫出現。較幼的裂縫可能是由收縮或風化引起 ;而較大的裂縫則可能是因各種地基移動所造成 。另外,裂縫也可能是由於屋頂弱化和破損而導致的負戴分佈改變而形成 。

塗鴉

塗鴉

潘屋已被丟空多年,牆上有不少塗鴉。幸好,大部分塗鴉都是以鉛筆繪畫,相對地較易清理 。

上升濕氣

上升濕氣

潘屋內一些牆身的下面部分呈現的顏色與牆身的其他部份不同 。牆的底部也發現有植物生長,顯示那些位置有水供給 。而水源很有可能是「上升濕氣」。「上升濕氣」所描述的是水在牆內反地心吸力地上升而非從屋頂往下流的現象。如果你把一條乾毛巾放在沙灘上的濕沙,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的毛巾也變濕了。這全是因為毛細現象 (也稱為毛細管作用)所產生的「吸力」。牆身的物料會「吸」地底的水,而水會從牆內的細孔和裂縫向上移動。當水積聚在牆飾面,不但會有助藻類和真菌生長,還可以作為鹽的媒介。久而久之,結構物料(例如磚、混凝土、木、或金屬)會因大範圍地接觸水份而退化。

其中一個令潘屋出現嚴重上升濕氣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建築的牆身與濕的泥土有直接接觸。潘屋有很好的排水系統把雨水從屋後繞過房子帶到屋前的水塘。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些排水道都堆積了塵埃和沙礫,塞住了通道。這導致潘屋的地底長期潮濕,增加了泥土的濕度,造成上升濕氣。

鹽漬結殻

鹽漬結殻

從地底毛細和上升的液體不單單是清水,溶解於水的鹽份也會隨之在牆內上升。鹽可以在牆面(稱之為白華或壁癌)或牆面的底下(稱之為返鹼現象) 固化和沉積。它們在牆面通常都是白色的,並呈現像半圓的硬殻囊形 。這些鹽主要來自空氣、泥土、甚至建築物料本身。

水泥

水泥

部分牆的破損位置用了水泥,而非石灰泥來「修復」。兩者其實有很大分別。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物料之間的裂縫。水泥亦可能有助鹽在牆上的出現。

屋頂破損

屋頂破損

不幸地,由於瓦片的剝落,以及檁條和橫樑的破損,主廳堂的屋頂出現了幾個洞。雖然屋內的自然光比以往充足了,但雨水擊打畫了圖案的木樑並流過室內的裝飾石膏。長期暴露於日曬雨淋下,木樑上漂亮的裝飾圖案已經褪色。更重要的是,用來支撐屋頂的木樑已經腐爛。如果屋頂的破損問題不被解決,木樑會繼續退化並遲早折斷。另外,雨水亦有助藻類和真菌的生長,令牆身呈現介乎於淺綠至黑色之間 。

並不是所有屋頂的破損都顯然易見,有時我們只能看到屋企漏水的後果 。

風化分異環帶

風化分異環帶

石灰泥被發現以像同心圓和漩渦的特別形狀剝落。這現象稱為差別侵蝕(又稱差異侵蝕)或風化分異環帶。這種剝落形狀的形成很可能是由方解石形成的過程引起,較弱的部分會先被侵蝕,導致出現漩渦形的圖紋 。

虛擬導覽

此計劃由香港大學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及何耀棣體驗學習基金贊助的香港大學知識交流基金所支持

此計劃由建築保育實驗室主理,屬於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保育學部的研究及教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