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古希臘的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與中國的孔子都對教育哲學、教育實踐和教學方法,特別是高質量教育問題做過論述。這些論述說明教育的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不斷演進和變化的。高等教育自19世紀來以經歷了不同學術思考。19世紀大學教育強調高學術標準,選修課和實用性學科到後期才出現。20世紀大學強調教育與社會的結合,而對職業需要的考慮在教育目標上日趨重要,課程直接為現實的就業需要而設計,這種教育更象就業培訓,忽視了做為獨立人格的人的整體素質的培養 (Phyllis, 1974:3)。20世紀的最後十年中,新的教育思想開始出現,它一方面強調普適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個性和自信心明確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對不同文化文明的理解力和寬容心態,特別是對自我行為的價值標準塑造等方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面對21世紀的全球化、知識型和高技術為經濟中心特點,信息大量積累並以不斷更新,人的終身教育變得非常重要。職業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點,重要的已不是傳授現有的知識,而是讓學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本領。最後,隨著信息技術、教學工具和計算機網站的發展和普及,教育的中心由“教師授課”,變成“多向交流為主的批判性思維等能力的培養”。
大學教育不僅要為學生的就業鋪路,而且要為學生一生的再教育和人格的獨立發展做準備。這意味著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具備革新精神、創造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能夠進行自我教育,在未來各種變化和挑戰面前,能夠獨立地和積極地解決問題。
廣義的教育是社會生活的傳遞;事實上,社會存在的基礎是社會生活中知識傳達和交流。“共識 (Common),社會 (Community) 和交流 (Communication) 三者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密,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對許多問題都有一種共識,而交流是取得共識的唯一方法。”(David & Physllis, 1974) 當代教育家因此關注學術之外的大學教育內容,其中,重疊交叉的社團性活動在取代課堂教學方面日益重要。這種團體性教育活動包括集體研究項目、實習、學術論壇、模擬實驗、訪問旅行等等 (Phyllis, 1994:78)。
教育學家還指出,試驗和開發新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它要求學習變成生活經驗,課外的學術活動,特別是跨科系的活動非常重要。要把知識變成智慧,運用知識于現實生活體驗必不可少。總之,交流和協作是大學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的成果取決于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大學教育應關注人的整體發展,而不是培養對專業之外知識一無所知的人,教育必須與課堂之外的生活體驗和合作實驗相結合,把知識最終變成生活智慧。
“課題核心教學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單地說是根據學生選定的課題來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境、教學方式和考察標準。這是因為高質量的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對有關的內容有深厚的知識基礎,而且他的教學方式應與有關的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學生創造一個特定的教學環境,並有效地引導整個過程 (Hativa, 2000) ,另外,好的教學要在整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成功後的滿足感。特別重要的是,教師要組織圍繞課程的各種活動,讓學生對所學有更深刻的理解 (Biggs, 1999)。 在信息技術方面, “網上教學”(Web-based Learning),利用聯網和網站的條件,讓學生做跨地域,跨時域的多向交流,既強調知識的收集、吸收,也要求學生積極運用和傳播這些知識。
Biggs, J. (1999) 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Hativa, N. (2000) Teaching for Eff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Phyllis Mable (1994) 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Potential of Residential Halls, Jossey-Bass publisher, San Francisco, 1994
David A., DeCoster and Phyllis Mable (1974)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 Residence Halls, American College Person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1974